《文化与社会》新授课学案
- 资源简介:
约8890字。
《文化与社会》新授课学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二、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及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三、预习导问
四、学习过程
【情景案例】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的人们,文化生活也是异彩纷呈,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汉民族的各种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的各种民风民俗,都体现着他们各自的信仰、追求和习惯,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
“文化”,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那么文化究竟在哪里?文化到底是什么?
【自主探究】
第一框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
2、文化现象: ,
3、文化特色:无不呈现出 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 而言的人类 及其产晶。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 的现象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 的产物。
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
(1)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2)文化素养的表现——物质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 ,精神产品离不开 ,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4、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 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 。
2、文化是一种社会 力量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经典例题】
1.(2007广东政治•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