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630字。
第九章第三节化学与环境
教学设计方案与评价
一、概述
本节是初中化学的最后一节,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几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具备用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将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点;认识人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知道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境污染的治理均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大气、水、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化学能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⑵掌握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查阅资料进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的能动性较好,能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
2.所有的学习者都有一定的电脑水平,能在网上收集数据、描述信息,并能在小组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起点能力:学生在前面对环境污染学习了一部分
2、教学重点:
⑴实验探究酸雨的成因及危害,知道酸雨的防止措施;
⑵水资源在今后可能出现的危机,水污染原因及净水原理;
⑶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区分各种固体废弃物,寻找合适的回收、利用处理垃圾的方法。
3、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净水原理。
4、课型:交流讨论探究
5、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资源
1.素材准备
收集网上有关统计图的资料、制作网页素材。
2.软件准备
掌握制作网页的工具:Dreamweaver和FronPage以及Flash、Photoshop等软件。
3.设备资源
(1)教室中每位学生都要有一部电脑,学生要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
(2)基于网络教室,能有多媒体控制平台,有实物投影仪。
(3)基于互联网,每部机都能上到互联网,上流畅收集信息。
六、教学过程
【学生讨论】空气污染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很多: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可吸如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