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10字。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灭火和灭火器简介。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2.难点: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疑点: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1%时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是为什么又说二氧化碳无毒?
4.解决办法:
(1)学生阅读教材,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3)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石灰石的用途。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描述及其反应方程式)。
3.常识性了解灭火原理和灭火器。
4.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堂演示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问题,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只占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会怎样?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5-9,简述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1)展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演示[实验5—5]。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
注意:“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色、味、态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略大
溶解性 能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
[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①演示[实验5—6]。
②提出问题: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板书]: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不能供给呼吸。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87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是否有毒?
②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时,应先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证安全?
[讲解]: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很重要。人体的血液中也需要适量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