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教案
徐州市铜山中学 尚鲲
教学目标:
⒈ 整体感悟诗歌内涵,体会思想感情。
⒉ 理解并借鉴作品的艺术构思。
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⒈ 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内涵,体会思想感情。
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⒈ 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意。
⒉ 借鉴作品的艺术构思。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及方法:
一、 导入:
(师):曾有一部电影,内容俗套却轰动一时;曾有一首歌曲,歌词浅显却传唱至今。下面我就为大家唱一下这首歌,会唱的同学和我一起唱。(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生):《世上只有妈妈好》。(师):对,这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对我们好的人当然不只是妈妈,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我想,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正是凭着它们对母爱的深情呼唤而打动人心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同样是表现母子之爱的,希望它们也能拨动你的心弦。
二、 学习《金色花》
⒈ 请学生介绍作者泰戈尔。
⒉ 默读课文,思考: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
——他为什么不把自己做的事告诉妈妈?
——如何理解妈妈对他的责怪?
⒊ 集体讨论,明确:
孩子想变成金色花是为了实现三个小小的愿望:①悄悄地看着妈妈工作。②让妈妈祷告时嗅到花香。③投影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保护妈妈的视力)。总之,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只不过他采取的是一种孩子特有的方式。
他只想悄悄地为妈妈做好事,给妈妈带来幸福,而并不想以此求得妈妈的夸奖。所以他不把自己做的事告诉妈妈。(指导朗读“我不告诉你,妈妈。”一句,注意突出孩子的调皮、得意。)
妈妈责怪孩子是因为孩子“失踪”一天了,妈妈焦虑、担忧,突然见到孩子,不免嗔怪他。这嗔怪恰恰反映了她对孩子的疼爱。(指导朗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一句,注意表现妈妈的复杂心情。)
所以,我们既可以从诗中读出孩子对妈妈的爱,也能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爱。
⒋ 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