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上册期中文学常识复习教案
- 资源简介:
约6160个字。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11—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复习(3) 课型 复习课 总课时
知识与能力 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
文学常识梳理测查。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练习,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自主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文学常识判断并修改
教学难点 文学常识判断并修改
教学方法 学生练习,教师点拨
教学手段 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理”,梳理知识和积累。
文学常识这一知识点在备考过程中应抓住“点”“线”“面”这几点,由“点”及“线”,再由“线”及“面”,从而全方位把握这部分知识。
点:全面撒网,重点突破,做到点点清
首先,要牢牢抓住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要重视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文注解、课后练习和助读资料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尤其要重视课本附录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教学大纲”推荐书目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其次,要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开复习。
文学常识关键词
1 、《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2 、《生命生命》
作者杏林子,原名刘侠,台湾女作家。。
3、《在山的那边》
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4、《生命的意义》
作者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本书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5、《童趣》
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6、《论语》十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7、《风筝》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诗《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呐喊》《彷徨》,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集》。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本文选自《野草》。
8、《祖父后院和我》
选自《呼兰河传》,作者萧红,现代女作家。
9、《冬夜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