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6 10:2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浅 谈 教 师 人 格 魅 力 的 培 养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三中学   向明
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来源于教育,而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所谓“国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愈兴”。当历史进入到21世纪之际,人类面临的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新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将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其实党和政府早已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从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颁布都对我国未来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那么,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应怎样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呢?我这里想探讨一下关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问题。
人格,《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2)个人的道德品质。(3)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依据此解释,我认为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主要指思想道德和知识能力的培养。
先说教师的思想道德的培养,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如何看待教育事业问题,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同事,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
  第一,教师只有把教育工作看成一项神圣的工作,才能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著名特级教师为了实现做一个人民教师的理想,六年中竟写了150多份申请加入教育事业的《志愿归队申请书》,就是因为对教育事业有着这份热爱与眷念,虽然魏书生老师只有初中学历,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教书六年即被评为特级教师,并先后当选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发表论文数百篇,主编或撰写书籍十二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捧着一颗心,不带走半根草去”的信念,如果没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怎么能把教育工作做得这么出色呢?
第二,教师应以主、尊重、理解、合作的态度对学生,而不应以自我为中心,用一系列清规戒律把学生束缚起来。因为教师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抛弃封闭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使学生树立“不迷信古人,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的思想。另外,教师还要能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要能原谅学生的幼稚与无知,不应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意识,更不应体罚学生,也就是要坚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改变观点,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的原则,将自己和学生真正地融为一体,做学生真正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密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