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2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6240字。答案扫描。
苏州市高新区2012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文2012. 0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震(hàn) ▲②烦▲(suǒ) ③浮光lüè ▲影④惟妙惟▲(xiào)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它如此辽阔深遂,使人站在它的岸边,纵目远眺,仿佛有置身于水天苍茫、辽阔无垠的皓瀚沧海之滨的感觉。
②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燥喧腾;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祥的找到了归宿。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②▲,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③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④▲,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⑥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⑧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4.名著阅读。(5分)
①《西游记》中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如意金箍棒,大闹森罗殿,自封“齐天大圣”,玉帝派谁到花果山招安孙悟空?后孙悟空搅乱蟠桃盛会,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围困花果山,捉拿孙悟空又被战败,后玉帝在观音菩萨的建议下又派谁去助托塔李天王一臂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为了表示对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忠心,他用绳子和钩子把敌方的战舰拉了过来,为利立浦特小人国立下赫赫功勋,他后来为何还要离开利立浦特小人国,来到不来夫斯库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学生习作《告别田园》中的片段,标序的三个句子都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3分)
忽而忆起几个星期前的那张报纸。拆迁公告上的那张图,恰似一只巨大的魔掌,①恐怖地伸向那几块仅存的农田和民宅。②我当盟默默地祈求希望外婆家不要划进这区域,然而现实赫然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已经没有多少机会来欣赏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了。
临走了,月色下的田野寂静而朦胧。我深深地叹息,梦想留住这最后的田野。父母催我离开了。③我仰望孤独的那轮月儿,埋一颗愿望的种子在脚下厚实的土地里。愿城市不再成长!
第①句可以改为“____ ▲”。
②句语意重复,应删去“▲”一词。
③句语序不当,应把“▲”移到“▲”前。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出师表》选文,完成6-9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6.下列哪组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2分)( ▲ )
A.遂许先帝以驱驰 B.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斟酌损益 D.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曾益其所不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哪一项相同?(2分)( ▲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奉命于危难之间。
8.诸葛亮为什么要提“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诸葛亮在文中回顾了先帝对他的哪些“殊遇”?请联系全文说说他是怎么报答先帝的。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②鞫(jǖ):审讯犯人。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zhì):烧烤。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藤野先生》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⑤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