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广东省汕头二模语文作文答卷分析(3份)
- 资源简介:
2012年5月广东省汕头二模语文作文答卷分析(3份)原试卷见下面的链接——http://www.ht88.com/downinfo/471628.html
│ 2012年汕头二模作文(侨中)阅卷小结.doc
│ 二模作文分析.doc
│ 汕头市21012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作文分析.doc2012年汕头语文“二模”作文阅卷总结
与“一模”相比,考生的作文能力有所提升,主要表现在结构安排方面,层次感较清晰,有部分考生表现出较强思辨能力,视野较开阔。但不能完篇的考生数量比较多。反映考生在时间安排上还不够科学到位。具体如下:
一、 关于审题立意:
大部分同学能借助提示语而比较准确理解题意,写出自己与“前面”和“后面”有关经历和体验,对“前面”和“后面”关系的思考。多数同学能结合现实分析。少数同学在分析问题时能体现思辨色彩。
好的立意。如:看清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前面和后面的关系,才能得心应手,处之泰然。
理性认识前面的风光和后面的辛酸,从而从前人的奋斗与成功中读懂成长的诀窍,健康地成长。
往往,让人们第一眼关注的,是事物前面的面貌;但往往,使人们颠覆对已有事物的认知,却是后面的进展。
走在前面,播撒爱;走在后面,感受爱。
时代需要站在前面的巨人,也需要站在后面的凡人,只有二者共存,才能跳出和谐的圆舞曲。
瞻前需顾后,顾后需瞻前,只有两者相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独特感悟或真情实感的作文依然偏少,多数学生表层的议论上,缺乏层次和深度。
二、关于选材:
材料涉及领域比“一模”更多些。大部分同学的选材能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生活,材料的时代生活气息较浓,时闻热点及其人物的素材比例较大。
套作仍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 关于结构和文体:
2012汕头市二模作文质量分析
作文题为材料、引导语+标题(关系型),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难度偏大,但有一定的导向性。
本次考生作文有如下的特点:
1.立意方面,大部分考生能从引导语中抓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主要有下面几类:
一是前面和后面是相对的,前面和后面也是变化的;二是前面的发人深思深省,后面的令人感激感动;三是前面是基础,后面是结果,等等。总体看,可见,大部分考生立意角度集中,考生的思维不够活跃。
2.取材方面,一是关注社会,时闻热点及其人物的素材占较大部分,如小悦悦事件、“飞人”刘翔、林书豪、中国最美的妈妈,等等;二是作者周边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素材,如个人成长中对前面与后面的体验和感受,生活中与前面或后面有关的现象,并从中获得认识;三是历史人物事迹也有一部分,如陶渊明、李清照、梵高、贝多芬、乔布斯、比尔等人物,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看,取材范围较广,但其中也暴露出学生价值观的“泛娱乐化”的倾向,娱乐界的事件关注得多。
3.从文体看,议论文仍是主流,散文和记叙文的数量比一模稍有减少,出现诗歌(但质量不佳)。质量不错的记叙性文章(有深度、故事、有细节、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多。
4.议论文中出现一种值得肯定的现象。部分学生能关注社会生活,挖掘出比较深刻的认识,比如抓住时代的脉搏,提出自己的看法:无论你处在前面还是在后面,你都应有积极的心态。
5.记叙文方面,部分学生记叙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体验和感悟,文章有真情实感。
总体看,经过近一年的针对性训练,学生的作文应考能力有所提高:审题意识、文体意识普遍增强,分析说理、谋篇布局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可能是平时对关系型作文的训练较少,所以存在的问题仍很多。主要有:
1.套用的文章比往回多。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穿鞋戴帽,文章的主体部分不涉及“前面和后面”(比如,写责任、写乐观的重要性等),而在开头或结尾贴上几句与标题有关的套语。二是在行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