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纷争:一个诞生英雄的时代
- 资源简介:
约11830字。
楚汉纷争:一个诞生英雄的时代
李春和
[事件叙述]
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牺牲后﹐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
在反秦势力遭到挫败时,面对强大的秦军,楚怀王对反秦首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会后,项羽率军誓师北上,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一举歼灭了秦军主力。刘邦率众乘虚经函谷关一路向西,直逼咸阳,秦王子婴向他投降,秦朝灭亡。项羽在消灭秦军主力后,也挥师咸阳。此时,项羽功盖诸侯、威震全国,谁也不能与之抗衡。
项羽自恃功高,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分封十八路诸侯,以刘邦为汉王,以南郑为都城。不少人认为项羽分封不公,尤其是刘邦,先入定关中,按约定应该为王,却被贬到偏远之地,因此更是怀恨在心。分封之事,加剧了各路诸侯间的权力纷争。
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在萧何、张良的辅佐下,韬光养晦,以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伺机反攻。在经栈道往南郑时,烧绝所过栈道,表示无意东返,以此迷惑项羽。
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归彭城。不久,齐田荣起兵反楚,自立为齐王,命彭越击楚,从代把原赵王接到赵,让他再做赵王。刘邦趁项羽无暇西顾之际,迅速还定三秦(今陕西,秦国故地。项羽为牵制刘邦,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三降将分别为王),继续东进。
项羽认定齐地的田荣为心腹之患,而张良也给项羽写信骗他说:“汉王本应该得到关中,如果得了关中,就不会再向东进攻。”又把齐、梁的反书移交项羽说:“齐国想和赵国一起消灭楚国。”项羽信以为真,以极薄弱的力量防备刘邦,全力攻打齐国,击杀田荣,立田假为齐王。田荣弟田横收散卒数万人,立田荣子田广为齐王继续抗击楚军。刘邦乘隙率诸侯兵五十六万人东向进据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立即率领精锐三万,绕到刘邦背后,乘其不备,大破汉军,歼灭汉军二十余万人,收复彭城,掳去刘邦的父亲和夫人吕雉。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围,后收集残部,退守荥阳。
诸侯见刘邦大败,纷纷背汉向楚。萧何及时调发关中老弱未成年者补充兵力,韩信也收残兵及时增援,汉军得以重整旗鼓。项羽因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无法越过荥阳、成皋一线西进。从此,楚汉便进入了双方相持的阶段。
与此同时﹐汉军重新调整了战略部署﹐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和侧翼开辟新战场。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态势。项羽在正面和侧翼战场上接连遭到重大失败﹐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成皋之战后﹐楚汉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9月,项羽信守诺言,率兵东归,而刘邦则约集各路诸侯乘机追击楚军并围困项羽于垓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这场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王朝而告终。
楚汉战争历时三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涌现了悲剧英雄项羽、传奇式人物张良、用兵如神的韩信、衷心辅国的萧何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素材拓展]
巨鹿之战:灭秦的决定性战役
钜鹿,今作巨鹿。巨鹿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