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复习提纲1
- 资源简介:
约3100个字。
《伤仲永》复习提纲
一填空
1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文题“伤”的意思是哀伤、叹息。
2 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二解释下列词语
1 世隶耕(属于)
2未尝识书具(曾经)(书写工具)
3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异:(对……感到诧异)
4借旁近与之(邻居)
5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立即)(题上)
6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
7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立刻完成)
8其文理(文采和道理)
9邑人 奇之(同县的人)(对……感到惊奇)
10稍稍(渐渐)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11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12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四处拜访)
14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相称)
15泯然众人矣(消失)
16通悟(通达聪慧)
17受之天(承受)
18贤 于 材人(胜过超过)(比)(有才能的人)
19不至(没有达到)
20 卒之为众人(最终)
21固众人(原本)
三、重点课文背诵及句子翻译。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6.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7.曰:“泯然众人矣。”
8.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0.余闻之也久。
四、节奏
1.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2.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 余闻之也/久
4.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五、问答(见笔记)
1.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_》,作者__王安石,宋_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用“/”划出下句的句中停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传/一乡秀才/观之 余闻之也/久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