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讲《地球自转》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020字。 2012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讲:地球自转
考纲: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a、昼夜交替;b、地方时差异;c、运动偏移。
考查方式:
1.以重大时政事件(如5•12汶川大地震等)为背景,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2.以图文结合、图表结合方式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3.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15°每时。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0。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交替
(1)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不停的自转。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3)周期:1个太阳日。
2.产生时差
(1)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
(2)划分:同一时刻,不同经度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 1小时。
(3)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区时。
(4)北京时间:为东八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南左北右
北半球: 向右偏转
赤道上: 不偏转
南半球: 向左偏转
例1. 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日、月东升西落现象
B.南半球河流沙滩的位置
C.昼夜现象
D.不同经度位置地方时早晚
例2.关于①点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
A.位于东半球
B.地转偏向力全球最大
C.自转线速度为零
D.太阳高度为0°
3.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16时 B.8时
C.20时 D.12时
4.在①、②、③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