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考08-11小说(记叙文散文)阅读指导及答题技巧ppt
- 资源简介:
共18张。有解读,约10110个字。
1盲道上的爱11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闲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
2人性的爱抚10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一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084.(2分)离别之际,“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离去,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2分)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流泪,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不坚强的一面;他希望儿子能够学会面对,学会坚强(对文章综合把握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104(4分)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4分)(1)年轻人的意思是说他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想通过给人弹琴来赚取学费。(2)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学琴的孩子,而且琴技高超,他前面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114.(3分)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3分)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切地体会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
二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111.(2分)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2分)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白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112.(4分)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4分)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
093.(4分)请你说说⑦⑧两段中加点的“甩”和“抢”好在哪里。
、“甩”的意思是狠狠地扔,用上这个字写出了大哥对嫂子的不满;“抢”的意思是用力地拿,用上这个字写出了大哥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对收汉子折旧费而感到惭愧,又想要去还钱的着急之情,两句话都表现大哥在本质上是善良的。
092.(2分)文中说“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大哥为什么“得意”? 、能挣20元钱。能得到老婆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