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下邽镇第一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630个字。
渭南市下邽镇第一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5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噪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澈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摘自《安塞腰鼓》(刘成章)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黑体字注音。(2分)
tián静()亢奋()
(2)解释“羁绊”在句子中的意思。(1分)
羁绊:
(3)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错别字:改正: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保密的原因而鲜为人知。
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C.他的诗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愁”书写得淋漓尽致。
D.他为了揭示中华文化的传承规律,他潜心贯注,耗费了毕生精力。
3、背诵优美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尽你所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齐所缺的名篇佳句。(11分)
①“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
不必说,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④《木兰诗》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句子是:,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⑤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⑥纵览中华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书写了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使人想起清人赵翼在《论诗》中的名句:,。
3、综合实践训练。(2分)
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中国龙的象征意义。(3分)
【材料一】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摘自歌曲《龙的传人》)
【材料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乘坐的车子叫“龙辇”,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材料三】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舞龙灯,跳龙舞,赛龙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材料四】龙具百兽之形态,汇天地之灵气。古人有“龙有九似”的说法:角似鹿,头似驼(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显能隐,千变万化,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呼风唤雨。
示例:我选材料三,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吉祥平安。
我选,
探究的结果是:
二、阅读题(44分)
(一)欣赏古诗(4分)
送元二使安西①[唐]王维渭城②朝雨③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④无故人。
①安西:唐时边疆。②渭城:陕西咸阳。③:湿润④阳关:今敦煌县西,唐时通往西域的要道。
4、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送别友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之情。(2分)
5、请把送别时的自然环境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