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创新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370个字。
《生命生命》创新设计
张国生
一介绍作者
课本对作者的介绍很简单:“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我觉得,如果将杏林子身残志坚,勇于向生命挑战的事迹介绍得详细点,则更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和艺术,也使这一课的感染力更强。所以我在网上搜索资料,写了下面图文并茂的“作者介绍”:
杏林子(1942—2003),本名刘侠,台湾作家。她的家乡在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故以杏林子为笔名。她在12岁时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极为不便。(图)
由于在病床上只有书才能让她忘却疼痛,所以她的母亲总不辞劳苦的替她借书,因此她由“看书人”成为“写书人”。(图)
虽然她自己身体残疾,却还常到“伤残服务中心”等机构为和她一样的残缺人做义工服务,还于1982年发起成立了“伊甸残障基金会”。(图)
由于杏林子残而不废,勇于向生命挑战,并以著作激励社会,她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1969年她当选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1980年她又第二次荣膺这一称号。(图)
杏林子著作
1. 剧作:广播剧、电视剧、舞台剧等五十余出。
2. 散文作品:《喜乐年年》《生之歌》《杏林小记》《北极第一家》《生之颂》《另一种爱情》《凯歌集》《我们》《重入红尘》《行到水穷处》《种种情怀》等等。
3. 传记作品:《牧羊儿于右传》《皓皓长安月》。
4. 小说作品:《遥远的路》《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
5. 编著:《生命注》《大地注》《读云》《为什么我没有自杀》。
6. 有声书:《生命之歌》。
杏林子著作封面(多图)
二 理清思路本文的结构是先写三个事例,再发三点议论。请你用简练的话概括这三个事例。答案:①从小飞蛾的挣扎,认识到生物都有强烈的生之欲望。②从瓜苗的诞生,认识到生命力之强大。③从静听自己心脏的跳动,认识到必须对自己负责,让人生更有意义。
作者又从三个事例引发出对生命的哪三点议论?答案:①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②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③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