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仲夏夜》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2350个字。
《海滨仲夏夜》教案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字词。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3.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4.理解比喻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1.正确、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3.通过片断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景物描写对烘托人物感情所起的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的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本文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来描绘优美的自然景物,从而感悟作品所体现情境美,劳动创造美。
学法引导
1.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散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
2.通读全文,列出结构提纲,找出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贯穿全文的线索。
3.学习本文作者通过细致人微的观察,抓住海滨仲夏夜富有特色的景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加以描绘。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2.寓情于景的写法。
3.贴切的比喻。
(二)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联想自然,同时又是一篇自读课,因此,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从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景物美、情境美,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这些联想又都是借助于比喻的修辞格来完成的。教学中要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美景之中,这些重、难点将较易于解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电视机或多媒体播放“海滨”景色。
2.录音机配乐朗诵课文。
3.投影仪放课文的配套随堂练习,题例分析。
六、师生互动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在教师点拨下,主动解决本文的学习重点及难点。
3.进行借景抒情的片断练习。
七、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本身就是一首无字的诗,自然的一切就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我们每一个人就是那画中的人,诗中的魂。不信,就请欣赏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板书)
(一)明确目标
见“知识教学点”。
(二)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海滨仲夏夜的美。并回答
1.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地点、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景色?
2.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