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时代特色,彰显文化底蕴——对2012年语文高考作文的分析
- 资源简介:
约5100字。
贴近时代特色 彰显文化底蕴
——对2012年语文高考作文的分析
今年的作文材料选取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一段名言,“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请考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作文。
这段材料所蕴含的内容与当今时代对年轻人提出的要求相契合,可以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将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社会、时代结合起来,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关注现实,志存高远,为了实现理想而心无旁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试卷中体现出的时代特色,有助于引导考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以下是山大文学院王小舒教授对今年作文材料的分析和评分细则。
今年的作文在去年命题作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回归,是材料作文,材料选用的孙中山先生,孙中山的这段话是孙中山先生在1913年写给邓泽如的一封书信中的一段话。
之所以选择这段材料的是背景是:一是今年是辛亥革命后一百年后的第一年;二是在十八大召开之时,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何继续深化我们的改革,中国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新一代大学生如何在新时期思考当代的中国现实发展与改革等问题已经摆在了国家和人民的面前。
这个材料的身体难度不大,既有明确的指向改革与发展,同时有比较开阔,空间比较大,同学们感到有话可说。
本题的题干是要求考生根据自己感悟和联想,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三自),文体是诗歌除外,要求文体特征鲜明。
对作文的评分依据三个等级层面制定:内容、表达和发展等级。
内容要求方面,多了一项思想健康,把切合题意改为符合题意,降低了考生的审题难度。
符合题意:
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学生要从三要素来把握材料:
1.要有担当。担当具体指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对世界有所承担,有所贡献。另外还要有自我的体验与投入,可以是一个人、一辈人、一批人;
2.要有奋力拼搏。考生在文章中要体现不畏艰难、猛力向前奋力拼搏的方面;
3.要含有坚信未来,争取成功的一面。
附合题意是指有担当、有拼搏,但是无成功与未来也可,最好的立意就是三要素缺一不可。有1、2无3也算附合立意,有1定会有2。
具体的细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