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30字。 海陆的变迁
课时 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英雄。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永无止境。
重点:
板块的运动与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
难点: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导入:
通过一段地形演变的录像资料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引导设问:从录像中观看到的地表形态仅仅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面貌的一个片段。地球面貌真的在变吗?你知道哪些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地表形态在变化?
出示板书:【地表形态变化的现象】
学生活动:分别让学生阐述其思考结论,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语言鼓励,回答不规范的加以引导纠正。然后让学生对四个现象进行分类,哪些说明陆地变成海洋?哪些说明海洋变成陆地?
教师出示板书总结:地表形态是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的。
【过渡】
是上帝使得地表处于不断变化的吗?不,那是什么力量促使地球表面不断变化呢?
出示板书:【地表变化的科学原因】。从这个原因中引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出示魏格纳图片问】:他是谁?他坐在床上正专注的看着什么?——地图。
从地图上他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根据教材41页的“阅读”回答魏格纳的发现并出示下一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具有明显的对应性。从这个现象中,魏格纳提出了什么假说?这个假说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出示的板书问题从课文内容中找到相关内容并举手回答。
教师继续追问: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是空想的还是具有科学证据的?学生根据《地图册》第16也回答,然后教师出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总结】
地球上的陆地本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大陆开始分离移动才形成了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样子。
【过渡】
大陆是怎样漂移的呢?科学家们提出很多说法,最被接受的是板块构造学说。【出示板书:板块的运动】
让学生阅读教材42也文字,并分析43页图2—55六大块示意图:地球表层可以分成几大板块?除什么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