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学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0/24 0:04:2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10字。

  《一剪梅》教学实录
  谷翠爽    2009年11月
  (这是上午的第一节课。上课铃响,学生们唱歌毕。)
  师:刚才听同学们唱歌,我想起了龚自珍的一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
  学生们齐声:“不拘一格降人才”。
  师:同学们刚吃过早饭,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可是有这样一位女子,因为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喝水水不甜,吃饭饭不香。她把自己满心的相思与愁绪写成一首词寄给丈夫,这首词就是深受后人喜爱的《一剪梅》,而这位女子是大家很熟悉的李清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一剪梅》。
  师:关于女词人李清照,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说你了解到的,说你对一千年前的她有怎样的印象。
  生1:她生活在两宋之际,虽出生名门,但命运比较坎坷。她很有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讲她生世经历的散文,我很喜欢。
  师:这位同学爱读书,了解到的知识较多,很好。
  生2:以前我们学过她的《如梦令》,写少年时出游误入藕花深处的事,写得很活泼。还有《醉花阴》写对丈夫的思念,很哀伤。我还很喜欢她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很好。
  师:你对李清照真的是很喜欢,记住了她那么多的诗词,谢谢你。大家能一起背一下《如梦令》吗?
  生齐背: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大学士苏轼的学生,母亲是一个状元的孙女,文化修养很高。她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与教育,生活也比较闲适。弄弄诗书琴乐,与朋友观景赏玩,因此早期诗作的内容多为闺中闲适生活,代表作就是刚刚说到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多么自然明快,轻松活泼,多么富有青春气息,就像在座的各位一样。
  生轻轻地笑起来。
  师:时间在走,无忧无虑的少女到了女大当嫁的时候,她也很有幸与当时一位朝廷官员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夫妻二人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生活非常幸福。婚后丈夫远去他乡任职时,独守空房的妻子只好满蘸相思之墨寄一封锦书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首先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教室里安静一片,学生被低缓哀愁的声音带入了词的情境里,静静的,只有我的声音。结束后,停顿了一会儿,他们给我鼓起了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同学们给我掌声,说明大家对这首词也很有感觉。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生:“愁”。
  师:对,是一个“愁”字。下面就请大家齐读课文,体会一下女子的“愁”。
  生齐读。
  师:同学们情感把握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词的上片。同学们来说一说上片有哪些景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