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50字。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 生东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欧.亨利小说巧妙的构思技巧和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通过本文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想像联想书写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如何分析小说环境描写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策略组合】
师生互动、独立质疑、小组讨论。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哪个社会、哪个国家,让人歌颂与铭记的只有英雄。英雄人物虽然不少,但社会历史的发展更多的却是依赖平凡的小人物来完成的。他们的经历能更普遍、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他们让社会生活更加的立体、生动。今天我们就跟随着美国杰出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来感受他生活的时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遭遇和小人物之间宝贵的情感。
二、熟悉课文
1、在我们学习《边城》时,我们曾经讲过小说的三大要素:
(学生回答)环境、人物和情节。
2、现在我们就在预习的基础上按照这三要素,来梳理一下文章内容。
请学生简单复述故事。
(概括出小说中出现的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