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试论道德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br>
<br>
黄志武<br>
<br>
提要: 本文从揭示道德感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分析阐述学校成员的义务感、集体感、责任感和友谊感等几种道德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培养学校成员道德感的三种途径:通过道德理论教育,强化学校成员的理性道德感;用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榜样和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影响感化学校成员,使之形成想象道德感。<br>
<br>
在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时,人们普遍关注学校成员个体的心理分析,即分析学校成员的需要、动机、感情和态度等的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的这四个方面在学校管理中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为了使问题的探讨更便于集中和深入,本文仅就感情这种个性心理中的道德感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br>
一、关于道德感<br>
要论述道德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培养,我们有必要对道德感这一概念进行全面的认识。认识它的内涵和外延,认识它作为人们意识中的一种现象,它与其他现象之间的联系。否则,我们就无法认识它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也就不知道如何去培养它。道德感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体验。我们认为对于见义勇为、扶老携幼、与人为善等行为的体验属于道德感,对于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感,对教育工作或学习的责任感,对同事或同学、对老师或学生的友谊感等,也属于道德感。<br>
道德感是道德品质构成因素之一。人们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包括感情认识),从某种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出发,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爱好或憎恶等的情绪态度。在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具有三种作用:首先是评价作用,即以赏识,鄙夷和愤懑等情绪表明对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态度;其次是调节作用,即以某种情绪态度来强化或弱化个人的某种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再次是信号作用,即通过各种表情动作示意行为的道德价值。所以,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们的道德行为,使个人的某种行为加速或减缓、中断或持续,而且,还可以同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增强或减弱人们履行某种道德义务的道德意志。<br>
道德感与理智感和美感同属人类的高级情感,是情感的主要类型。道德感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体验,理智感是人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