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70字。
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和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2、归纳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3、分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和难点
2、学习重点:“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及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
3、学习难点:“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关系。
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有一种相聚之情,叫做不能没有你!有一种离别之苦,叫做不能把你忘记!带着这份依恋和离愁,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
(学生齐唱《七子之歌----澳门》,或播放音乐录音)
教师引导:刚才欣赏的这首歌曲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学生回答)
教师进一步引导:这首歌曲是1925年,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把被外国占领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这七处中国领土,比作与祖国母亲离散的七个儿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母亲也一直在努力找回儿女,在母亲的努力下,在上个世纪80年代,绝大部分漂泊在外的儿女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但是,还有三个没有回来,是哪三个还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呢?(香港、澳门、台湾)
今天,我们就来回望离散多年的游子是怎样回到母亲怀抱的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P91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新课解读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请同学们阅读P91的相关内容和观看P92页“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图片,从中能够读出哪些历史信息?思考:我国中央政府对哪个地方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议一议:为什么中国政府决定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3、为了使用恰当的方式统一中国,我们党中央酝酿了了多年,究竟提出了一个怎样的方案呢?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从材料中,我们能看出这是一种什么方案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1-92页,找出“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