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起步》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050字。
《工业化的起步》课堂实录
吴家山三中:张权智
【课程标准】
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成就,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四宪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导学案,搭建知识框架,夯实基础知识。
通过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视频材料补充开启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智力,突出重点
通过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发问,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自己的语言、思维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化一个观点: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器。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点预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手段】导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策略】开启多元智力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在前几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开展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恢复了遭受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了工业化的起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工业化的起步》,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P18。
新课学习
第一环节:读文本,填学案,搭框架,自评价
(师)学习历史有多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低消耗,高效益,也就是现在最提倡的高效课堂。现在我们践行高效课堂的第一种学习方法:导学案搭建知识框架,读文本夯实基础知识。
(生):依托文本,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10分钟
(师)(出示PPT 导学案的第一部分,核对正确答案)
(生)自己或者别人帮助做出分数判定,自己给自己一个鼓励性评价
(师)再用ppt图文并茂地展示一五计划的成就:第一辆汽车长江大桥通车第一届全国人大的视频,第一部宪法通过等。
(师)过渡语:本课的核心知识都掌握了吗?好,我检验一下。真好。怎么是不是可以下课,结束这堂课的学习呢?要是这样的话,咱们就成了盛装历史常识的容器了。这点常识应对中考中的选择题还勉强。我们学历史重要的是是要对历史问个为什么?就像小时候,你们对什么事情都好奇一样。
那么对于这一课,通过你们刚才对知识框架的搭建,你们有什么疑问没有?
(师)在这一环节,老师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启发学生提问)
(生)有。什么叫第一个五年计划?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政治民主化?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主要精力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怎么理解?
第二环节:巧质疑妙回答破难点展风采
(师)出示ppt 。
(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后,引导学生学生答问,教师补充。)
什么叫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是根据我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吗,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有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