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1980个字。
二二星河
上海市孙桥中学郑明东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对充满爱和生命力的生活的向往。
2.想象诗歌中呈现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说明:
这首诗歌表达出诗人对生命的向往。诗人面对星河,身心与万物融会,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在似惆怅又似喜悦、似觉悟又似恍惚的世界中表达出无限热爱之感。教学中指导学生一遍遍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期盼在天真自然的谛听中体会生命的美好。同时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星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感。
2.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中旱现的画面。
说明:
站在六年级学生角度,主要是让学生一遍遍明读,在朗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期望。在把握了诗人这种热切的期望后,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自己熟悉的世界,进一步体会诗人对充满爱和生命力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设疑引趣
导入课题 1.面对银河,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愫,远在他乡的李白,创作了我们熟悉的千古绝唱《静夜思》,一起背诵。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你曾经面对星河吗?产生过那些感悟呢?
3.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的宗白华面对银河会产生怎样的情愫和思考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小诗《星河》。 1.倾听;
2.背诵《静夜思》;
3.交流感受。交流自己的感悟。 以学生熟悉的《静夜思》引导进入课堂学习情境中,交流感受,为学生感受本课的内容作了铺垫;以问题唤起学生的思考,同时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朗读入情 1.教师范读。(注意通过语调和节奏的变化,传达诗人的情感变化。)
2.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范读进行自由朗读,要求能够注意语调、停顿和节奏。
3.鼓励个别学生朗读,并作出评价。(主要能够读出诗人的惆怅艺之、期望之情。)
4.集体朗读,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1.聆听,感受诗歌的节奏和其中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