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景中“语”——片断作文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720字。
情在景中“语”
——片断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品读比较有关春的诗句中,感悟诗人个性的情思。
2、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沾染主观情思的春天景致。
教学重难点:
将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相融,并借助一定手法写出情景交融的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多时候,只要说起春天,我们就想到生机盎然,似乎春天的色彩只有一种,我们的所说所见所想,都是那么的雷同。众口一词,异口同声,那是作文的大忌。现在我们把目光锁定古人,看他们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与我们眼中的春天一样吗?”
二、 诵春
背诵有关春天的诗句,并有选择的板演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王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三、品“春”
“鸟语花香,春风春雨,在不同的诗人眼中,这些景致沾染的情感色彩相同吗?”
示例1——春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描绘了一片茂盛的杂草,那是一片无人打理的荒草,杂草丛里是人去城空的荒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同样茂盛的杂草,在王维眼中,却是讴歌的对象,杂草有着任何力量都扼杀不了的顽强生命力。
示例2——春花春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天特有的花香鸟语,在了杜甫眼中,却沾上泪,带上恨。春天是个心痛心恨心碎的季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白居易的眼里,早莺调皮可爱得像个孩子,燕子像对新婚燕尔的夫妻,为了美丽的新家而勤劳啄泥。再添上花枝乱颤,浅草鲜嫩,春天是多么美好多么富有生气。
示例3——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风雨常用来象征苦难挫折,在杜甫眼中,却是那么的温情脉脉,富于爱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杜牧眼里,清明节细密的雨丝里却织着行人断魂的悲痛。
示例4——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捎去的不仅仅是盎然生机,还有王安石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在贺知章的眼里,春风像位心灵手巧的姑娘。
“为什么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诗人眼中,有着不同的情韵?”“‘一切景语皆情语,’生命是一个个体,那份爱恨情愁是独我的,是个性的。带上自我的情感去看春天,春天就染上了我的色彩。我们作文,要向古人学习,捎上‘我’的情感,去寻找‘我’眼中的春天,抒写春天里‘我’的色彩。”
四、 写春
道理是信服了,可怎样才能抒写得淋漓尽致呢?
“如果我个性化的情感是位新娘,那么我们还要为她量身定做一件美丽的嫁衣——个性的表达。我们仍以古人为榜样,细细品味,有哪些手法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