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诗用文巧点化 潜移默化暗熏陶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健康人格教育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章莉娟 214112
现代高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自信心强,兴趣广泛,重视自我提高。他们对人生的价值、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看得比较重。但也由于外界与自身各方面的原因,在人格上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地存在着某些弱点或某种缺陷,他们为此困惑、苦恼。而据《文汇报》2003年9月19日报道,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师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性格构成持认可态度,但对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状况评价不高。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比较艰巨的道德建设任务,这也为我们的高中教学敲响了警钟。他们可是新时代的脊梁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其实,高中生的人格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者应当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并且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人生经验,启人心扉的人生箴言,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说,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起其他教材来,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语文教师应当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结合恰当巧妙的育人方式,让学生感知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等,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发展健康个性、完善健康人格。
考虑到思维活泼、情感丰富的高中生更愿意接受耐心、理解式的教育,笔者通过实践,觉得结合语文教材特点,利用相关诗文巧妙点化,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人格熏陶方法。这里我借用了道教用语“点化”一词,重在突出启发与指导的隐蔽性,以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人格渗透,育人于无形中。
1、 巧用作者自己的诗文点化
作者的思想有其延续性,一贯性。我们在阅读某一个作品时,不妨结合相关说法,互相印证,强化认识。
例如,教学《离骚》这一首长篇抒情诗,可以用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点化,在欣赏屈原用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甚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成的这首宏伟诗篇时,体会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爱国爱人民的巨大热情、振兴祖国的政治理想,从而使学生受到强列的情感熏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以实际行动关注祖国的发展,振兴祖国面貌,做到“虽九死其犹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