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群翔空》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3720个字。
26、《鹤群翔空》教案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鹤群翔空》鲁教版初一下册第五单元地二课。本单元六篇课文都是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佳作。阅读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本文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描述了作者观察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
二、学情分析:
对动物的喜爱,是孩子的天性,但对于鹤,学生未必熟悉。反复让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自己感知和交流鹤有哪些可爱之处,会加强他们对鹤的认识,特别是鹤鹰激战的壮烈,群鹤救伤的壮美两个场面,更是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
三、教学目标:学习本文,不仅要领会鹤群翔空的景观,更要学习在这景观中体现的那种集体主义精神。特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积累课文中出现的
优美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与多媒体和文本的对话,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品味课文生动细腻的
语言,体会其中的美感。在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中学习本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鹤鹰之战的壮烈场面中,学习鹤群团结奋战、互爱互助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鹤鹰之战的描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鹤群翔飞的壮丽、鹤鹰激战的壮烈,群鹤救伤的壮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创造力。
五、教学方法:学生与多媒体对话、学生与环境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复习《童趣》品味文中鹤的形象。
2、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画文中鹤鹰激战时的描写。
3、根据课文中的三副画面设置画面,(鹤群翔空鹤鹰之战救助同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初步品味文中生动细腻的语言,体会其中的美感。
一、导入新课(师生对话。1分钟)
伤心崖边上斑羚飞渡那悲壮的场面让我们深感震撼,我们感受老斑羚那种慷慨牺牲的精神,集体合作的精神气贯长虹。其实,大千世界岂只斑羚如此?不信,我们一起来领略鹤群翔空的壮美,那美的形态,美的精神,更加让我们万般深思。
二、课文介绍(师生对话。1分钟)
这篇文章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的一篇优美散文,是一篇自读篇目,我们今天不仅要领会鹤群翔空的景观,更要学习在这景观中体现的那种集体主义精神。
三、检查预习(师生对话。5分钟)
1、作者简介:江口涣(1887——1975),日本小学家、评论家,生于东京。1916年从东京帝国大学退学后,办过杂志〈星座〉,当过记者。1912年发表处女作〈海上浮舟〉,带有明显的唯美主义色彩。后来受夏目漱石等作家的影响,开始冷静地观察社会和人生,创作方法转向现实主义。
2、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湮没剽悍飓风寡不敌众无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