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代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中说:“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扇免翻颠,马放半鞭稳便”。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尼采亦曾作诗谈“处世之道”:“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这是一种追求“半”的人生哲学。但是,生活中追求“全”的也大有人在。
请以“半与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半”与“全”
1 “全”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坚持,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完美,是一种极致。。。。。。许多有成就的人,是在不断追求完美(“全”)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到达了人生的新境界。
要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
“半”是一种哲学,一种智慧,一种洒脱,一种对人生的顿悟。在于它的知足,在于它的适度,在于它的温和,在于它的无争。。。。。。
2 “全”即是“半”,“半”即是“全”。
“半”可以理解为残缺,更可理解为不是一种残缺,并不是委曲求全、退而求其次。相反,它是一种坦然面对、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无论到哪里做什么,只要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时刻感到那份简单纯粹的欢乐,这何尝不是相对于自己有限实力及周围有限条件的一种完美呢?“半”也是相对于自己的“全”啊。
“半”是一种心态,一种清楚认识自我的心态。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心态永葆乐观,换个角度想,即使是“半”,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它转变为“全”。
3以美学观点看,有时全即半,有时半即全,全和半可互相转化。“黄金分割”、“不到顶点”实际上都是讲半中有全的美学。中国美术史上有深懂此理的画家“马一角”、“夏半边”等。苏州有著名的南半园、北半园。中国文化讲含蓄、间隔、距离、留白,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乃至欲速不达等都可作如是观。
4人应有“半”的心态,“全”的追求;生活上追求“半”,事业上追求“全”。以“半”为心态,坦然面对风雨,上下留余地,这样不急、不躁、不烦、不慌;以“全”为追求目标,每为一事必求其全,精益求精,获得成功。有“半”的心态,可冷静面对成败,怡然享受人生;有“全”为追求目标,不至不思进取,蹉跎一生。
[精美语段]
1张爱玲在《半生缘》的开头有这样文字:人过中年,十年八年便像在指缝间滑过,而年轻人的三年五载,却可以是一生一世。张爱玲用两个人相知相爱而不能相守的故事,表达了爱情与人世,但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半”与“全”的深刻。沈世钧与顾曼桢有半辈子的缘分,体味了甜蜜幸福,也经历了大风大浪,感情在几年的时光中深厚地积淀下来。在后来的时光中,那些曾经,那些记忆,那些感怀,一定在各自心中抹煞不去,那是一种镌刻的回忆。他们必定觉得是哑剧,觉得痛彻心扉。然而正因这半辈子的缘分,才成就了一段更为深刻的一世感情。假若世钧与曼祉圆满地生活在一起,也许有些东西便不再那么刻骨铭心,只是记得我们是相爱的。
2欲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凡事过犹不及,临及顶点,怕也是只有上坡路可走了。生活中那些一生都马不停蹄、郑重前行的人固然可敬,但能适时驻足歇息并懂得得欣赏周遭景色的人,不仅可敬而且越发可爱。如今有许多人被时尚所役,为大红大紫为披金垂银而奔走经营而蝇营狗苟。可实际上,那金银红紫的生活又怎抵那半丰半俭的生活取之轻松、享之泰然呢?当然这并不是鼓励人与世无争,消隐遁世。尘世永远是惟一的天堂。提倡心想“半半”,是要人少一分盲从,多一分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一努力;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达坦然。如此便可经“退出牛角尖,抬头看天外”了。你看,那是多么蓝的啊!
3山泉东流,若被岩石挡住就停滞不关,那只能成为一潭死水,奔流入海才能完成水的使命;积土成山,若嬉荒于惰而半途而废,那只能是一陵土丘,不让土壤才能成就山的巍峨;树开花而不结果,只能成为华而不实的灿烂,结出硕大的果实才能造福社会。
4孟德菲尔研究了植物性状分离后,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继续潜心钻研,终于得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人类探寻生命的奥秘指明了道路。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荣获诺贝尔奖,在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荣誉面前,她作为一名女性,又投入新的工作中去,继而发现钋,再次获奖,但因幅射过度而逝世。这等求“全”精神岂不名垂千古!
5一弯新月,留出的是人生盈虚的智慧;一枝疏梅,留出的是横逸超然的智慧;一幅国画,留出的是蕴藉想象的智慧,一句禅偈,留出的是朴素灵动的智慧;半开的花,留出的是含蓄清丽的智慧;半日偷闲,留出的是反思梳理的智慧......给自己留一点空白吧,这会让你的生命有更一份丰厚的内涵,会让你的智慧有一个灵动的高度.
6我爱飞蛾扑火的热烈与决绝,风凰烈火涅槃里的美丽与骄傲。 “生命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每颗人间烟火,全都美丽了我。”
用我的方式,理解一种或全或半的生活,爱上水的柔美与火的炽烈。
7春日已至,盛夏不远。遐想炎阳曝晒之时,若能坐在公园茂密桐树下,而桐树密得恰到好处,时有斑斑日影让人感觉清爽而又不过于阴深;倘园内又藏有一水池,而池内荷花已绽,但开得适度,若开若合,尚能含住游船激起的几粒水珠子;而此时,再吹来几阵清风,也应是正当妙处,微凉而不猛烈,且时断时续,伴随着水池中荷叶时前时后,时上时下,荡起层层的水波……于是,一幅绝世美景现于眼前。此时饱了眼福,又想再满足一下口福,于是给自己泡上半杯碧绿似玉,清芳透翠的茶,真是人间美事一桩!
半江瑟瑟半江红
求全的人天真,舍半的人诚实。(可谓“立片言以居要”,精神、毛发毕现)
求全不是错:是天真,是一种执着。亚当和夏娃只是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终究得不到生命树上的果实。人是带着遗憾来到人间的,人得到的那一半是智慧而不是永恒的生命;灵魂一旦得到了智慧,她的追求便永无止境。黑格尔说,人的灵魂一定到过至善至美之境,否则她怎么会永远地追逐完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