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美学特征寻踪(约3000字)
安徽省舒诚中学 陆会柱
散文的气质是美。朱自清是现代散文的巨擘,读他的散文,满目清秀,满腹欢快。你若走入其中,不难发现其美的奥妙。
一、抽象事物具象化
美是一种视觉艺术。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总是凭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任何抽象的概念、道理,以及各种各样的科学定义、公式,它们可以是非常正确的,甚至可以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它们不是审美的对象。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不是美在“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而是美在“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玉。”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物象总是栩栩如生的。朱先生通过艺术的具体化过程创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美学形象,从而让人们对所描写的抽象事物有一个具体实在的把物和感知,获取强烈的美感愉悦和享受。春,是一个季节概念,是人们对自然春天的概括而抽象的反映。朱先生的《春》则把概念化了的春天复原到自然的春天中去,用自然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生动图景将概念具象化,艺术地表现了抽象的春的季节概念。《绿》亦是如此,不作赘述。
二、简单事物纤秾化
一眼望穿的,不是美;峰回路转,流连忘返 ,才为美。按峥嵘所说,“纤秾”谓之美。纤细稠秾谓之纤秾。纤,指纹理细密;秾,是色泽葱郁。它似垂杨蔽日的浓荫,又如碧桃满树的果林。在朱先生散文里,简单事物勿单调而具膏腴,不粗俗而有细腻的美感。这除得力于他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外,更成就于
细致化的描写。就他自己的话说:“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其纤秾化手段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