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名师猜想之“中国元素”
- 资源简介:
约2530字。
2013高考作文名师猜想之“中国元素”
【猜想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水墨画,淡雅却意味无穷;焰火,璀璨映亮夜空;缶声,悠扬悦耳……“中国元素”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向世界展示了恢弘的中国气派和东方神韵。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0日晚,中国作家莫言在在斯德哥尔摩的聚光灯下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媒体评价说:莫言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进行“中国式的思考”,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说:“莫言的作品充满了中国元素,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东方价值观。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得到了扭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猜题依据】
这道新材料作文题给出了两则材料,两则材料共同指向关键词:“传统文化”和“中国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积累的历史长河中,五千年文明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无论丝绸、陶瓷、汉字、文房四宝、四大发明还是戏曲、礼乐、水墨画、太极,抑或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礼仪还是“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价值观,都浸染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繁衍不息,是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分不开的。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逐渐全面地展示在世界面前,中国要树立好泱泱大国的新形象,同样需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作为未来主人翁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茫然无知和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十分令人担忧。因此,培养青少年对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血有肉地根植于年青一代的意识里,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道作文题不仅关注了文化热点——莫言获诺奖,而且关注了青少年文化观价值观的缺失和养成,这是它可能成为2013年高考作文题的充分条件。
【写作点拨】
题目由两则材料组成,一则是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则是说莫言讲述“中国的故事”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