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建设,完美教师形象
河南省扶沟县曹里二中 冯建辉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完美形象的前提,也是促使教师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意味着作为一个教师就要传道于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得自觉修道,自我磨练、自我提高。而当前某些教师却以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为借口,忽略或看轻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加上师德方面的学习资料比较缺乏,导致他们在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只局限于一般的政治学习和教学业务的提高,而忽略了对作为教书育人之本的师德学习。由于他们只重专业不重品质,只重业务不重道德,所以在过去的一点时间里,出现了各种错误倾向,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罚代教、以打代教等,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师德建设,完美教师形象。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建设呢?对此,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加强法规学习,树立法纪观念,纠正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良倾向。
教师应当有固定的时间来学习教育法规及有关的文件,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法规》等,使他们提高对自身职业特点的认识,树立法规观念,文明施教,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职责,自觉纠正在教学中的不良倾向,杜绝以罚代教、以打代教的不正之风,坚决抵制向学生家长索要贿赂的肮脏行为。
二、提倡“教学相长”,不断提高道德意识。
《礼记•学记》中说“教学相长”,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既教又学,让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我认为“教学相长”还应从教学水平和道德修养两方面去理解。在道德修养方面,“教学相长”是说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不断坚定自己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深远的影响,给学生以无声而有力的教育,是学生模仿与效法的对象。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达到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目的,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着高尚志趣、满腔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日趋完美的人。一旦教师的一句无意的话,甚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学生造成了伤害,即使付出十倍的努力也未必能让他对你有好感,并且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教师只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就能以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崇高的思想品格为学生做表率,就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学生就能按教师的要求行动,以教师为榜样,愉快地沿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比社会上其他任何职业的工作更重视自身素质与修养的提高,更应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人才。
三、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弘扬正气。
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如果是一盘散沙就会四处流溢,酿成祸患。而如果聚沙成塔,就会受到四方景仰。教育活动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所能完成的,个人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