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370字。
《左忠毅公逸事》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和重点:《左忠毅公逸事》是传统名篇,是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作。学生对该文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并不大,因此不将对字词句的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派散文的历史地位不同寻常。本课拟将桐城派散文创作主张“义法说”作为课堂教学主线,从材料的选取、写作手法的运用两方面展开教学,即将教学重点落到文章的章法教学上。
2、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明确预习要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学生预习后还存在的疑问,并整理总结,作为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3、教学手段:拟用自主探究法、讨论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左光斗爱才若渴,坚贞不屈,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
2、赏析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体会“义法说”的内涵。
【教学重点】
选择典型事例和精要细节刻划人物性格的意义。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四五遍。
2、找出在查阅字典、互助讨论后都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3、熟悉并概括每段大意。
【教学流程】
一、明晓目标,检查预习
1、出示并简要解说教学目标。
2、读准文中易错字词的读音。
京畿(jī) 庑(wǔ)下 防伺(sì) 炮烙(páo luò)
草屦(jù) 长镵(chán) 以指拨眦(zì) 蕲(qí)黄潜桐
蹲踞(jù) 迸(bèng)落
3、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义。
词类活用部分:
①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草屦,穿草鞋;手,手拿)
②席地倚墙而坐(席,以……为席)
③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前,走上前,另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重要词语和句式:
①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叩,询问;则,连词表承接,表示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解释或说明,可译为“原来是”“就发现”等,另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下,进入,关入;朝夕,名作状,从早到晚;“朝夕”后省略动词“守候”)
③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已,动词,完,完毕;昧,不明;支拄,支撑;者,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二、解题辨体,走进文本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1-2节,思考问题:课文围绕左公共写了哪几件事?
2、师生讨论并概括:①左公识才惜才选才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