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综述
- 资源简介:
约4900字。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综述
作者:11机电学区马红英
摘要:近年来,教师知识基础已成为当前教师发展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了实践性知识在教师知识构成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起源,含义、构成、特征及实践性知识的大部分存在形式——缄默知识的理论及缄默知识对教师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 缄默知识
1、教师知识研究转向:对实践性知识的重视
对教师知识的研究也经历了一次转向。刚开始,人们关注的是教师“教什么”(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与“如何教”(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这类公共的、理性的、显性的知识。但是随着西方发达社会逐步进入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基本否定了现代知识的性质,这种转变是现代科学知识型向后现代文化知识型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性质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从客观性到文化性。(二)从普遍性到境域性。(三)从中立性到价值性。[2]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教师教育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些过去曾被视为边缘的、非正规的知识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发现影响教师教学成效的因素不仅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知识,教师的经验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实践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基础出现了更多地与“实践”而不是与“理论”相联系的趋向。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中,实践性知识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如谢维和教授认为专业化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和技术等三类,实践性知识的作用被明确地提出来;[3]林崇德等学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指出,教师知识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认为三者之间是“II”型结构,起支撑作用的是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而整合两者的是实践性知识;[3]钟启泉教授指出教师知识不仅指观念层面的知识,它也包括了实践层面的知识,实践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4]陈向明则明确指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5]
2、什么是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是芝加哥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者施瓦布(Schwab),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the practical)的术语。他指出“实践性样式”的知识特征有两个:熟思性与折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