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6/1 5:5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11个字。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也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乐清市乐成六中 王品丹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又因为其他素质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居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应居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并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在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洞察学生心理,明确教育内容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初一至高三的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特征和出现的心理问题都不尽相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认知能力发展
由于中学时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活动向学习者所提的要求有了质的变化,加上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得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言语都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高度发展的概括化观察力。(2)获得成熟的记忆力(3)形成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能力
2、个性的成熟
从少年到青年,个性逐步形成。少年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稳定性低。进入青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已相对稳定。主要标志是:(1)自我意识趋于成熟。(2)世界观初步形成。(3)兴趣、性格趋于稳定,能力提高。(4)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提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