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语文“马年说马”原创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5道题,约7570个字。
初中语文原创试题
大榭开发区大榭中学汪莉莉张咏梅郝君阎晖
今年是农历的马年,我们备课组以“马年说马”为主线,编写了这套试题,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学生的马文化知识,还兼顾了学生的日常积累,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书写(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得分,满分5分)
第二部分: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下面短信的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在工作中,愿你在()军()马中一马当先,发扬龙马精神,立战功;在生活中,愿你在()水()龙中马到成功,任凭天马行空,享清闲。愿朋友马年,一张一弛简单快乐,幸福永远!
命题思路:短信眼下是春节拜年的主要方式之一,本题结合春节短信,简单考查带马的成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答案:(千)军(万)马、(车)水(马)龙
2. 下列名句都和马相关,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朋友们,你们临近毕业,即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临别之际,老师有言相赠:为学当持之以恒,古人云:骐jì()一跃,不能十步;nú()马十驾,功在不舍;为人当诚信为本,言出必行,有道是:君子一言,sì()马难追;做事当认真仔细,切忌走马观花,当目标明确,切忌信马由jiāng( )。
命题思路:本题主要在运用中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根据语境,侧重运用。
答案:骥、驽、驷、缰
3.汉语中有很多词语表面是指动物,实则都指某些人,根据你的理解,下列词语之什么人。(6分)
①马大哈:
②马前卒:
③马屁精:
命题思路:生活永远是语言的宝库,本题主要考查大家对生活语言的积累,在运用时才能信手拈来,轻松自如。
答案:①粗心大意,办事不认真,或经常丢三拉四的人②旧时指在车马前奔走服役的人称为马前卒。现用来比喻那些替别出心人效力的人。③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讨好别人的人。
4.名句填空。(5分)
马,从远古的沙场尘烟中驰骋而来,雄浑、高昂、豪迈。辛弃疾有诗云:,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的奔放驰骋给了人类战胜敌人、战胜自我的力量;马,是保家卫国、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英雄。王昌龄诗说道:但使龙城飞将在,。(《出塞》);马是诚实耐劳的楷模,我们常在人际交往中常说说:,日久见人心。马,是人类观光赏景的重要伙伴,人们游览名胜之时,常常骑马前行,白居易诗中吟道: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马还是人们出门远行的重要工具,李太白诗中写道,挥手自兹去,。(《送友人》)
命题思路:本题是名句默写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古诗词名句的积累,但每句都和马相关,紧扣说明中的“马文化”,其中还注意了课外的俗语考查。
答案:马作的卢飞快不教胡马度阴山路遥知马力浅草才能没马蹄萧萧班马鸣。
5.名著阅读。(5分)
①马实在是一种智商很高的动物。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里有一个" 国",那是一个由统治人的国度,斯威夫特借主人公格利佛之口盛赞这个公正文明的理想国度,以马的贤良来批判人的卑劣以及社会的污浊。(2分)
②读下面的故事,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菩萨却与木叉,辞了悟能,半兴云雾前来。正走处,只见空中有一条玉龙叫唤,菩萨近前问曰:“你是何龙,在此受罪?”那龙道:“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望菩萨搭救搭救。”观音闻言,即与木叉撞上南天门里,早有邱、张二天师接着,问道:“何往?”菩萨道:“贫僧要见玉帝一面。”二天师即忙上奏,玉帝遂下殿迎接。菩萨上前礼毕道:“贫僧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路遇孽龙悬吊,特来启奏,饶他性命,赐与贫僧,教他与取经人做个脚力。”玉帝闻言,即传旨赦宥,差天将解放,送与菩萨,菩萨谢恩而出。这小龙叩头谢活命之恩,听从菩萨使唤。菩萨把他送在深涧之中,只等取经人来,变做白马,上西方立功。小龙领命潜身不题。
本故事选自四大名著之一《》,故事中的白马是的坐骑,这个故事可叫做。
命题思路:本题考点是名著阅读,选取中学生应掌握的名著材料,从名著篇目及名著内容设题,兼顾中外名著,检测学生对课标规定的课外名著的阅读成效。
参考答案:①慧骃。②西游记;唐僧(唐三藏、玄奘);观音救白龙。
6.综合性学习。(8分)
某班开展“马年说马”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有一道智力测验题问:何种动物可以参加人类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答案是:马。
体现人类素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会上,有马与人同场竞技的项目。参赛马越过各种障碍和表演"盛装舞步"时所得的金、银、铜牌数,和选手们的奖牌一样计入所在国家和地区,马的"更高、更快、更强"同样得到奥运英雄所赢得的欢呼和荣耀,这大概是奥运会给予人类以外的动物唯一的礼遇吧。
【材料二】
马居六畜(马、牛、羊、鸡、猪、犬)之首,是因为无论在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或者说马就是生产力的标志。一直到近代社会农业生产尚未普及机械化之前,马几乎包办农村的一切繁重工作。以至今日,在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的一些落后地区,马仍然是主要的生产力量,因而被农民视为家庭中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