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72个字。
课后的故事:
也 说 赏 识 教 育
——我和后进生的心约
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雅周初中 朱晓波 邮编:226641
着眼于现在的师生关系,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争论此消彼长。有人说,一个教师,即使良心未泯,以最谨慎的态度、最良苦的用心来使用惩罚,充其量它也只能是一种管理学生的技术,却谈不上教育学生的艺术。学生成长在以管代教的环境里逆来顺受,一旦离开那个环境,不是恣意妄为就是无所适从。新课程的实施,师生合作、师生交往架起了学习的桥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了首选的通道,必然的选择。我认为为相对惩罚教育,赏识教育更是一剂长治久效的良药。
翻开手记,曾经写的一篇《晨韵》如钟声一样,时时在耳际长鸣,撞击着自己的心灵。文中的周剑是从外县转过来的,转学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不做作业,老师追问原因,不是忘了,就是自己生病了,或说就是干活挤占了自己的时间……总而言之,作业没有做是个不争的事实。任凭你电闪雷鸣,他也无动于衷,真是无可救药(我在心里感叹)。可那次他与奶奶的邂逅,看到自己的奶奶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踏着车子,顶着寒风,为他送来衣服等生活品,他的眼角分明流下了泪。我不放弃这个绝好的机会,于是我在早读课时写成了下文,并且在课上朗读了此文:
生活在继续,用心去看,即使在阴冷的天气里,你的心情依然在晒太阳。——题记
打开门,一股冷气扑面而至,寒颤油然而生。不想去学校的想法,占据了我的心田。可一想到八里外,有54位学生在等我。不去,难保他们不会乱成一团,更畏惧他们扛起为人师表的旗帜。跨上摩托,往学校的方向赶。
耳边,风声呼呼,似在助长这冷的氛围。除了偶尔亮出的几点灯外,四围依旧漆黑,谁愿早起受这冷罪?脚,冻得生疼;心,却在思量,工作累啊,向谁说;工作苦啊,谁都说……
远望,学校的教室渐次亮起了灯。走近了,琅琅书声,飘入耳际。为了明天的理想,学生是不怕冷的,我心头一热。走上讲台,我似乎高了一截;走下讲台,我似乎又矮了几许。
天,依旧是黎明前那个最暗的时候。站在门口,静候晚来的学子。不管怎样,他们或许已将一碗粥倒进肚里,整装待发了吧?或许已迎战西风而勇气愈强了吧?我守候在门边,想对每一个学生说:“冷吗?”
蓦地,一个老奶奶,步履蹒跚地从隔壁班教室门前,径自走向我们的教室。手里还拎着一个破包。我心里猜测着:这么冷的天,为了一点垃圾,爬四楼,满教室的找,犯得着吗?原来生活总是不易的,我不禁感慨道,先前的一丝抱怨也减弱了几分。她走到我面前,一脸茫然地问:“周剑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