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高考语文考前指导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7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6/14 21:33:57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81
  • 下载点数: 5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分知识篇、方法篇、试题篇、作文立意篇、文科加试篇、教师篇)考前辅导1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考前辅导.ppt
  2014高考语文考前指导.ppt
  考前辅导.doc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文科加试篇).doc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方法篇).doc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教师篇).doc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试题篇).doc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知识篇).doc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作文立意篇).doc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考前指导(封面).doc

  2014年高考作文考前指导
  【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1.新材料作文将成为考题的主体
  新材料作文指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那种材料作文,它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比起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来说,它“新”在能开启考生联想想象能力,能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发现能力、认知能力,让考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作文形式,写作者可以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能让更多的考生展示自己的独特的写作个性。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比话题作文要难,因为话题作文给出了话题,框定了构思立意的范围;而新材料作文没有给定话题,需要考生仔细阅读材料,发掘材料中所蕴涵的能给人感悟和启迪的要素。这样,新材料作文不仅比话题作文多了一个分析材料提炼话题的步骤,而且还带来了偏离题旨的风险。
  当然其他形式的作文也不可忽视,比如材料加题目、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都要有所准备。
  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不管是什么类型,都会具有写作范围广阔这一共同的特点。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精力过多放在不同类型的区别上,而应放在它们的共同点上,训练通过大胆开放的表达方式,增强多角度立意的能力。
  2.开放中有限制
  开放是稳定的因素。话题作文因其开放性强,容易让缩构抄袭者钻空子,所以写作要求中都明确提出“不得抄袭”,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但是,防范宿构抄袭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标题或话题的写作范围不能广阔无边,而要“广阔有边”,必须加以限制。所以考题通过增加限定语的方式适当缩小范围,增加限制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在稳定中看到变化,通过训练,增强审清题目范围的能力。
  3.突出时代色彩和当年热点
  高考作文题历来秉承“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大事”的原则。高考作文题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如2008年的全国卷Ⅰ的作文题就取材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四川卷“坚强”也是针对地震命题的。2009年天津卷“我说90后”的话题,也曾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一个热门话题。2009年江西卷的作文材料是发生在考试前两个月的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国宝兔首和鼠首铜像一事,这是2009年的一个社会热点。这些命题都说明,我们的作文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切中时代跳动的脉搏,考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不断掌握新近的材料,使自己成为时代的歌手,使自己的文章成为时代的史诗。
  其实,一个命题或话题的产生,本身就是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的反映或折射。今年高考作文有可能更加突出理性地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突显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人才观等时代观念,特别关注爱国题材、助人为乐、社会公德等。但是,必须指出,不能把高考试题与当年的某一大事生拉硬拽到一起,不要盲目追逐热点或某件大事,有的热点的确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意义,但并非所有的热点都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热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未必是热点,都是热点就没有了热点。2003年的非典就是当年的大事,但那年的全国高考题却是谈主观感情与我们的认知。因此,我们应该增强写作中的现实意识,应关注时代、关注世界、关注现实、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关注自我,写出具有时代精神,注意解决现实问题的好文章。
  【审题立意谋篇指导】
  1.审题:要做到“全”“准”,吃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材料,尤其文字提示,都要认真思考,严格遵循。首先要透视材料的字面意义,然后再深入把握内在的关系,明确材料、提示语的情感意向。认真审题,弄清四个“什么”:①作文的材料说了什么;
  ……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方法篇)
  “十年寒窗苦,今朝跳龙门”,经过十年砥砺,你即将踏入高考战场,迎接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战场已摆好,战鼓已擂响。
  在此,提醒你注意以下几点:
  总原则:细心、耐心、信心、灵活
  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题,反复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
  考前一周复习原则:
  (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复习。
  (2)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60分钟写作文。
  (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 。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
  (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
  (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骛的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题的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6)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考前指导: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1.准备好考试用品:考试 证,2B铅笔,橡皮,0.5mm黑色水笔等。
  2.身体准备。防受凉,注意饮食卫生,正常作息,保证考试时精神饱满。
  3.心理准备。给自己确定合理的考试目标,不期望所有的题目都是平时训练过的,相信“我难人亦难”。要坚信自己的实力,沉着冷静答题,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二、答题注意点
  1.考前五分钟:认真、准确地填好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座位号等,并迅速将试卷浏览一遍,看一看试题的基本类
  ……
  刘国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高考考前辅导(知识篇)
  常见修辞手法一览表
  修辞 概念 种类 示例 作用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明喻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浅显易懂,表达感情。
  暗喻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博喻     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的,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比拟     比拟是根据想像把物当做人,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格。 拟人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     增加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拟物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 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借代     指的是不直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 特征代本体     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叫着。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②简洁、精炼,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
  材料代本体     懒将白发对青铜。
  标志代本体     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 ,这岂不冤枉!
  人名代著作     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具体代抽象     不拿群 众一针一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