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8064字。
诚信实验学校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初二语文试卷
( 注意:总分:100分 卷面:3分 时间:120分钟 ) 命题人:乐宏坤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计28分)
1、下列加黑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谛听(dì) 缥碧(piāo) 卷帙浩繁(shī) 分麾下炙(huī)
B.锃亮(chéng) 碣石(jié) 怏怏不快(yàng) 燕然未勒(yàn)
C.炫目(xuán) 饯别(jiàn) 茫无涯际(yá) 鸢天戾天(yuàn)
D.怦然(pēng) 轩邈(miǎo) 五行缺土(xíng) 衔觞赋诗(shāng)
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一一指出并加以改正。(2分)
毕恭毕敬 鄙夷不屑 谍谍不休 含辛茹苦
忍峻不禁 敝帚自珍 挑拔离间 纵横绝荡
错字
订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印尼苏门答腊以北海域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夺去 了数十万人类的生命。
B.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14日表决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如潮。
D. 截至北京时间3月31日上午9时,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球华人签名活动参与人数已超过2220万。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表达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⑵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⑶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⑷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⑵⑷⑴⑶ B.⑴⑵⑶⑷ C.⑶⑵⑴⑷ D.⑴⑶⑷⑵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烈日和暴雨下》通过对“烈日”和“暴雨”的描写,从侧面衬托祥子拉车的痛苦,激发人们对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
B.小说中的人物一般都是虚构的,但《故乡》是一篇“记实小说”,里面出现的人和事都是真人真事,如文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只是在有的地方作了一些艺术的处理。
C.讲演,也叫演讲或演说,它是在公共场合,面对听众阐明自己的意见、主张或讲演某种知识的一种说话形式。要求中心明确,观点鲜明。《最后一次讲演》、《婴儿》、《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都符合这一要求。
D.《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按照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解说了宇宙的物质组成和特征等问题。
6、对曹操的《观沧海》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首诗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壮阔的气势。
B.这首诗既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又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渴望统一天下的远大理想。
C.这首诗客观如实地写了行军途中所见景象,是古诗中写景的名篇。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是本诗的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是作者宽广胸襟、豪迈气概的写照。
7、名句联写,或根据要求默写。(1~4每题0.5分 5~7每题1分 8题2分 计7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独学而无友, 。
④《五柳先生传》中写陶渊明独特的读书方法的句子是: , 。
⑤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点染美妙意境的句子是“ , , ”
⑥《石壕吏》中能表明“老妪”的确被抓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角和听觉的方面,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古时候有人写了一首吟咏四季的诗“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请你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每个季节写上一、二句诗(若写出诗题、作者则更好)
(1)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