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字。
17.烛之武退秦师
作品简介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说《春秋》而作,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叙事以简驭繁,写人如见其人,外交辞令左右逢源,尤善描写战争。详略有致,曲折生动。
中 心 语 迂回包抄,欲擒故纵。
阅读思考 烛之武用哪些理由说服秦伯撤军?(参考答案附后)
要点对照译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备 注: 晋侯和秦伯合兵围困郑国,因为郑伯曾对晋侯没有礼貌,并且怀有二心亲近楚国。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氾水南面。
【郑国危在旦夕!】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势危急了!若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军一定退去。”郑伯听从了他。烛之武推辞道:“我壮年时,尚且比不上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碰到急难(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烛之武)答应了。
【郑伯坦诚求助,烛之武临危受命。】
参考答案:
亡郑利于晋不利于秦:
1.亡郑不利于秦国:越国以鄙远——难;亡郑增强晋国实力,削弱秦国实力。
2.留郑有利于秦国:以郑为东道主,给秦国的外交提供方便。
秦晋有不可调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