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00字。
《诗经》三首之《氓》
组别:高二语文组 活动时间:2004年8月
主备人:干方田 参加人员:全体语文组老师
活动过程:
一、主备人发言:
这次备课我们讨论的课文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诗经》三首。
这一单元主要是鉴赏《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学习我国唐代以前古诗的三种诗歌形式:《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五言诗。鉴赏这些诗歌,单元要求里提到:要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
本单元的诗歌教学,主要采用诵读法和鉴赏法,读读、议议、背背、并从中鉴赏。根据教材中提出的单元要求及《诗经》的语言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课文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课时。
如下:
教学目的: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体会掌握其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2、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作和准确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无衣》《静女》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课时:三课时
下面我们来看《诗经》三首中《氓》的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在于“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作和准确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课型设计为诵读课。
作为开学第一堂课,为了能快速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以邓丽君的《在水一方》这首歌导入。由于这是一首老歌,有学生会不知道或没有听过,这没有关系,因为我的目的不在于这首歌,而是由这首歌词联系到的《诗经》中的一首诗——《蒹葭》,当他们听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时,读过《蒹葭》的学生会想到这首诗,这时屏幕上出现《蒹葭》全诗,听完朗诵后,学生齐声朗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