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18字。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沧州成功学校 丘叶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效率是成绩的保障。学习时间的长短和学习效果的好坏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我校是一所新办学不久的民办学校,由于民办学校特有的寄宿制特点,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明显高于国办学校。每天从早上6:25到晚上9:50,除了中午午休和晚上吃饭的时间外,学生每天大约有将近12个小时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按理说在一般情况下,学习的时间越长,学习的效果越好才对,可是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近一段时期以来,在我校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着上课时精神恍惚,神情疲惫,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致使学习效率明显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语文组就“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课题展开了校本研究。我们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形式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考察探究,发现了很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便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改进。
一、 树立明确而远大的目标,才能矢志不移地为理想而奋斗。
“志当存高远”,毛泽东从小就胸怀“大济苍生”之志,博览群书,并且专门找人多的地方读书,目的是磨砺自己的意志;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志向越大,那么他的意志就越坚定,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恒心就越大。而我校学生中恰恰缺乏的就是远大理想的激励。在一项“你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有20%的学生是为了将来能考上理想的大学,15%的学生是想上一所理想的高中,11%的学生是为了摆脱农村贫困的生活,找到一份好工作,还有9%的学生是为了父母的期望而学习,另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什么,每天只是盲目地在学习,只有17%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建设祖国和家乡。事实上,就是在这17%的学生当中,也是空喊口号的居多,至于祖国和人民在他心中是个什么概念,他一无所知。有的学生是为了考上大学而学习,看上去志向满高的,可是当你问到他为什么考大学时,,他就说是为了有一份好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要么很盲目,要么就相当单纯、狭隘和自私,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在他们的人生观中尚未形成,只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势必会导致学习的劲头松散,动力不足,从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点困难和挫折就容易退缩。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教师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就十分注意向学生渗透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树立广阔而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志向。比如在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就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我国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在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时所体现出来的勇敢坚定的言行和他做学问时一丝不苟的精神,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在讲《藤野先生》一课时,则重点分析鲁迅弃医从文,在日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事例,从而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震撼。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热爱学习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当一个人在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后,还要注意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喜好,尤其是对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更不能轻易放弃,造成无谓的损失。一个人树立了理想就好比树起了指路的明灯,但如果对学习的过程不感兴趣,空有决心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往往会导致理想成了水中花、镜中月。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智力活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