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入学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7220字。
福建省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入学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2)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3)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8)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
(9)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10)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B. 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C. 是故圣益圣 益:有益
D. 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3.下列四组中,全部表明当时从师学习的风气不佳的一项是(3分)
①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⑥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传统的观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B.古代圣人才智超人,却还能虚心地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