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时,约8030字。
初中三年级作文课教案
确定作文高分标准 创作高分优秀文章
一、目标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形成高分文章意识,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二、重点难点 讨论优秀作文标准,形成高分文章意识;
学习优秀作文标准,培养优作写作技能。
三、学法
教法设计 情境设置→问题讨论→归纳交流→举例分析→提高升华;
教师引——学生动——学生动——教师导——师生互动。
四、时间
分配 共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优秀作文标准,形成高分文章意识;
第二课时强化高分文章意识,培养优作写作技能。
五、课前
准备
课前,学生在课外和课内的阅读文章中选出2-3篇优秀文章,自主分析提出优秀文章的3-5条标准;
课前,教师具体分析1-3篇高分习作,确定高分作文标准和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并且设计习作训练,考虑培养学生高分作文技能。
语文创新教育实践 郭洪安 设计
教学环节与过程
一、目标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形成高分文章意识,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二、重点难点 讨论优秀作文标准,形成高分文章意识;
学习优秀作文标准,培养优作写作技能。
三、学法
教法设计 情境设置→问题讨论→归纳交流→举例分析→提高升华;
教师引——学生动——学生动——教师导——师生互动。
四、时间
分配 共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优秀作文标准,形成高分文章意识;
第二课时强化高分文章意识,培养优作写作技能。
五、课前
准备
课前,学生在课外和课内的阅读文章中选出2-3篇优秀文章,自主分析提出优秀文章的3-5条标准;
课前,教师具体分析1-3篇高分习作,确定高分作文标准和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并且设计习作训练,考虑培养学生高分作文技能。
第一课时
一、目标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形成高分文章意识,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二、重点难点 讨论优秀作文标准,形成高分文章意识;
学习优秀作文标准,培养优作写作技能。
三、学法
教法设计 情境设置→问题讨论→归纳交流→举例分析→提高升华;
教师引——学生动——学生动——教师导——师生互动。
四、时间
分配 共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优秀作文标准,形成高分文章意识;
五、课前
准备
课前,学生在课外和课内的阅读文章中选出2-3篇优秀文章,自主分析提出优秀文章的3-5条标准;
课前,教师具体分析1-3篇高分习作,确定高分作文标准和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并且设计习作训练,考虑培养学生高分作文技能。
教学一环节:
【心境引导】师:在语文学科考试中,优秀作文就是高分文章。我们就把语文考试获得高分的作文定义为高分优秀文章。同学们希望写出高分文章吗?(同学举手回答)请对平时习作感兴趣,自觉学习形成高分文章意识,确定高分优秀文章标准。
教学二环节:
高分优秀文章标准有哪些呢?
请同学们根据课外、课内阅读的优秀文章,草拟高分优秀文章的标准3-5条。
(试举例1篇文章为依据,做口头说明。教师3分钟后巡查,并且抽5-8个学生到讲台的黑板上把自己拟出的高分优秀文章的标准3-5条写出来——公开交流,接着同方、前后自主交流)
师生共同探讨、梳理出高分优秀文章标准近20条(略);
师:请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在课外和课内的阅读文章中选出的2-3篇优秀文章,重新在黑板上梳理出的近20条标准中确定保留5条;
接着:请2-3个同学交流发言,作简要解说。(完成:拟定标准→例文交流)
教学三环节:
师:示范分析《春笋》中的优秀文章《乡村夜之韵》(附:《分析〈乡村夜之韵〉》),得出有别于前面的新标准:
【板书】高分优秀文章标准:
1、 创意新有鲜活题材——立意选材新,有创新意义;
2、 含真情有感人语段——有真情实感,让读者如睹、如闻,身临情境。
3、 含哲理有感染语段——能熏陶启迪,让读者感悟、理解做人的道理。
4、 含特色有优美语言——善于表达,多角度显特色;善用修辞、象征,具体、
生动、形象,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合情合理;善用
优美语句、名言、警句;语言得体、简明、连贯。
5、 书写规范整体美观——文字、标点书写规范美观;文章体裁、和结构形式
规范美观。
教学四环节:
小结与强化训练 ——迁移应用、重组创新
1.通过上述讨论交流和例文《乡村夜之韵》分析,我们认识到高分优秀文章的“五美”:题目新颖美,文章整体美,内容真实美,语言艺术美,情感健康美。
2.请同学们完成下列作业
一、请把你自己先前确定保留的5条和刚才分析得出的5条全部记录下来,并结合你所选出的优秀文章重新领悟,建立高分文章意识,明确高分优秀文章标准。
二、请应用“高分优秀文章标准”具体分析一篇优秀文章,采用旁批方法完成。(完成后,同学之间相互检查交流,小组长负责组内选优,学习委员和语文科代表检查汇总情况)
三、课外阅读《春笋》选一篇你喜欢的优秀记叙文,1.说说喜欢的理由。
2.摘录其中优美语句或者语段。
附:《分析〈乡村夜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