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中学作文 / 初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31 23:38:54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60个字。

  No.4
  第1、2课时 学科 语文 课题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课型 作文
  1、懂得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提高观察能力。
  2、初步掌握运用语言描写所观察景物的一般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难点: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方法 示例分析、讨论、质疑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情
  分析
   一、导入激趣
  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二次备课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  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