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00字。
走进学生的心灵——浅谈班主任评语改革
广东佛山松岗中学:王彩虹
摘要:温馨评语的出现,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它反映了班主任的新型学生观,即我们得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朋友,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有独特个性的人。
关键词:温馨评语 学生观 个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近年来,班主任评语走出了冷漠、严肃、客观的解剖怪圈,出现了形式灵活、对学生充满尊重、信任和关爱的温馨评语。生硬的第三人称“该生”换成了亲切的第二人称“你”;空泛的评价语言变成了温和、诙谐、委婉、饱含真情实感的语言;冷峻的评判换成了亲切的谈话;空洞全面的概括变成了对个性的关注。这是温馨评语的特点,请看李镇西老师难成都玉林中学初98级6班的学生写的一则评语:
你脸上的每一个表情都很温和,宛如你身上每一根线条都很柔和一样。我从未见过你“怒目金刚”的表情,说得夸张点,你的举手投足简直像菩萨转世!你在同学中人缘极好,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哦,我想起来了,你也发过一次怒——在“一二九”歌咏比赛朗诵时,作痛骂参拜靖国神社的桥本“脓”太“狼”,其势挟雷带电,其声震月颤星!你很有演说才能,一篇《国旗下的讲演》,博得全校上千师生掌声如潮。你善歌咏,以美声唱法参赛曾获奖。你记忆力惊人,摇头晃脑地表演背诵圆周率,让同学们“大惊失色”。你的学习成绩“中不溜秋”,这可与你的智商太不相称。原因何在?盖“力有未逮”也!
学习成绩中不溜秋的学生,李老师却能从学生的性格、为人、学习、生活小事等出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评语中看不到“团结同学、热爱祖国、多才多艺”等空泛的字眼。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充满灵气的有血有肉的学生形象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更重要的是,诙谐生动的语言传递出来的师生之间充满尊重、信任、欣赏的平等交流,亲切的谈话式里渗透出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殷切叮咛里流露出来的对学生发自肺腑的朋友式的爱,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该拥有怎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
传统评语的退场,温馨评语的出现,说明我们的学生观在转变,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去尊重和关爱,不再把学生异化成缺乏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