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操行评语变化的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5 19: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30字。

中小学生操行评语变化的思考
柳州圆湖小学:马国云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学生操行评语的范本:“该生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学习刻苦,思想上进。希望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曾有人查阅过某高校部分学生的档案,发现档案内的操行评语从形式到内容显得惊人的相似,如出一辙,尽管事实上这些学生并非来自同一地区、同一学校,更绝非同一班主任的门徒。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操行评语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如今在中小学,类似这样的评语已屡见不鲜:“你课堂作业总能第一个完成,每次回答问题,你总是积极举手,尽管你作业有时会出现小差错,答题可能不够完整,老师仍然欣赏你的机敏和勇敢。最让我满意的是,只要谁需要帮助,你准会伸出友谊之手。不过,我对你有一份特别的期盼:当你因为一点点小事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你要放下紧握的拳头,换之谦让的一笑,好吗?我相信你不会使我失望的。”
对比这两种版本,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操行评语作为一种评价性的书面话语所发生的巨大转变。本文试从显性与隐性两具层面来探索操行评语的种种变化。
1.显性层面
(1)从内容看,评语摆脱了空洞乏味、统一规格的德智、体、美、劳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模式,代之以具体生动、重点突出的细节评述;人称由第三人称“该生”转换为第二人称“你”及第一人称“我(我们)”;字里行间的表意由无情到有情乃至饱含深情;表述的语气由居高临下的审判式转变为平等对话的聊天式。
(2)从形式看,通篇刻板、生硬的陈述式短句被活泼、委婉的叙事性语言所替换,并伴随着请求、商讨的口吻。篇幅上,由寥寥几行、二、三十字变为百余字甚至更长。教师们精心斟酌,选材、用词颇费心血,使从前通常被弃置于一边的“老八股”变得颇具艺术性,耐人回味,百读不厌。
2.隐性层面
如果我们以教育的专业眼光,透过操行评语文本表面的变化来审视,又可以挖掘出其背后正在发生的隐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不仅仅局限于评语本身,更是渗透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1)由忽视学生主体到关注学生主体。传统的操行评语中,“该生如何如何”越过了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直接将家长等第三者作为信息接受对象,忽视了学生的当事人地位,更多是以向家长负责为目的。而现代操行评语将关注点真正转移到了学生身上,那一段段个性鲜明的评语恰是教育者仔细观察、细心捕捉的结晶,它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备受老师的关注。实践已经证明,这种“皮格马翁效应”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2)师生关系由不平等走向平等。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有正式(因教学活动中的交往而形成)与非正式(因正式教学之外的交往而形成)之分,操行评语所体现的多是师生非正式交往的成果。非正式交往是建立在师生友谊,尤其是平等、尊重、理解基础上的。“该生……希望……”当教育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给学生做审判书式的点评时,本身就没有把自己与学生看作是具有平等地位和权利的人,造成了师生间交往与沟通的阻隔。而聊天式的“你—我”对话无疑是教师从观念上将自己隆到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亲近感倍增。面对学生时坐下来甚至蹲焉,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居高临下者看到的是学生的头顶,屈下身来看到的才是学生的真实面貌。
(3)教师由旁观者演变为参与者、感受者。阅读传统操行评语,你会明显地感受到,教师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在审视、评判学生的表现,他们脱离于学生群体而存在。比较一下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