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12170个字。
八花脸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沈一敏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对花脸的热爱是对英雄的热爱,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 抓文眼品读体会红线串珠的写作方法。
说明:
从字面上阅读,此文较为浅显。预备年级的学生能体会出作者对花脸的无限热爱之情。但究其实质,作者是想通过买花脸、戴花脸的生活细节,表现“我”对英雄的仰慕和崇拜,抒发“我”心灵深处所隐藏的渴望成为英雄的少年豪情。这便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读此文,而全文“红线串珠”的写作特点恰好为“浅文深教”提供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的依据。鉴于预备年级的学习要求,无需循规蹈矩地点出“红线串珠”,只要通过品读,层层递进地感受体会到全文的情感发展过程即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活动导入 为学生搭建舞台,演一演,展示花脸 戴着某位历史人物脸谱,通过简洁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课前进行学科整合(在美术课上制作花脸)新课导入时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戴花脸的感受,为课文学习投入情感准备。
理思路,疏通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爱花脸—买花脸—戴花脸) 默读课文,对文章大致内容和脉络结构了然于心 熟读是阅读感悟过程的第一步,采用读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静下心来真读书。
研读课文 引领学生分析课文如何如何围绕文眼“喜欢”表达对花脸感情的发展变化(喜欢—崇敬—自豪—孩子的炫耀) 运用多种朗读方式,紧扣课文具体语言,感受体验每一段如何表现“喜欢”,每一段的“喜欢”有何不同?从而走向文章的精神实质(一般的花脸—特别的花脸—关公的花脸—关公花脸的深层内涵)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鉴于课文篇幅比较短小,采用平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读—品—悟,逐步挖掘出文章的深层内涵:对花脸的热爱是对英雄的热爱(对花脸知之越深,对其爱之越切,所以课前预习中应有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例如对关羽故事的阅读)
深化课文 组织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主题之外的个性化阅读,例如“童真童趣”“对过年的渴望”“传统民俗”等 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关心其内心需要、阅读需求,如学生无法感悟到“对花脸的热爱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教师可适当点出,包括单元主题。
课后作业 课外查阅:在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里,除文中出现的形式外,还有哪些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活动、事物等?南北方有何不同?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小报。 回家可通过网络检索、图书查阅等多种信息查询方式了解。 由点及面,较深入地了解一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唤起更多的对民族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