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高考冲刺最后一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6/4 12:43: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0小题,约12660字。

  2015届高三语文高考冲刺最后一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15.5.31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3)                  ,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4)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汤琵琶传
  【清】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①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②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③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④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⑤,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①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②戏下:麾下。③轸石王子:作者自称。④土锉:土锅。⑤不偶:命运不好。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            殆:大概    
  B. 偶泛洞庭,风涛大作李东垣善琵琶      泛:泛舟
  C.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                  为:替
  D.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荒:放纵,逸乐过度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善弹琵琶”的一组是(   )(3分)
  ①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②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
  ③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他后来曾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一面,妻子临死之前的一番埋怨他的话使得他后来不再操旧艺,最后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他和母亲跟随桃源人一同到了桃源。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汤琵琶”就这样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个结局也为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张本。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叙事状物,抒情色彩浓厚。
  5.将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3分)
  答:                                                                    
  (2)人争贱之,而予肃然加敬焉。(3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何相似之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