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6月号第3辑
- 资源简介:
约19260字。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6月号第3辑
整理:fcs2002
1.净化网络语言,提升网络文明
2.信心是最好的“高考神器”
3.有种“公务员招考热”叫“被报考”
4.“退休11年官员受审”,为纵深反腐点赞
5.出入“无人超市”,重构信用伦理
6.从监利船难反思“夕阳红旅游”
7.记者卧底权,值得多维思考
8.高考作文题:文艺范有余现实味不足
9.有“见光”的公积金就能走向健康吗
10.替考再现,防范端口须前移
11.在纪念改革明星中深化改革之路
12.“高考移民”的关键不在官员而在制度
13.农村养老:卑微与无奈的现实呈现
14.你在“无人超市”里看到了什么?
15.乞丐耻笑警察,有必要渲染吗?
16.“鳖臑”入题,只是一次有预谋的书袋
17.掐灭烟头究竟有多难
1.净化网络语言,提升网络文明
斯涵涵
6月2日上午,由国家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尼玛”、“屌丝”和“逗比”位列前三(6月6日吉林日报)
网民人数的快速增长,网络舆论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加深,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又使人们无所顾忌,一些原本生活中已被“隐藏”的脏话、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字化等经由网络,大摇大摆地从线下传到线上,加之一些传统媒体的的迎合与失守,网络低俗语言向传统媒体转移,使得网民尤其是年轻人和青少年误以为使用网络低俗语言是某种时尚,“草泥马”、“尼玛” “屌丝” “绿茶婊” “矮矬穷”……这些明显带有贬损、矮化的词语层出不穷。
据调查,在选取的25个网络词语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在百万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在千万次以上,低俗用词的频率和危害可见一斑。事实上,仔细观察这些“热词”,以低俗、挖苦为乐事,不仅表现出社会文化对女性不自觉的歧视,也反映出部分文化载体无视社会责任的恶俗狂欢。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已经习惯在网络上学习,工作,娱乐、交际,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社会的一部分,网络世界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又一个“家园”,然而,无论现实还是虚拟,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家“干净整洁,轻松而不失秩序,诙谐而不流于庸俗,恐怕没有人喜欢生活在乌烟瘴气、污言秽语之中,更不希望自己成为网络低俗用词随意喷射的对象。
网络低俗语言以粗鄙为个性,把恶俗当有趣,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社会公众的消极情绪和烦躁心态,对低俗语言的再组合、再创造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拉低了网络空间的文化氛围,也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和道德水平,在依法治国的法制进程中,肆意地发泄负面情绪、谩骂、及恶意中伤,既不符合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也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摒弃低俗语言,提升网络文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是某个网民的“自留地”,而是数亿网民的“公地”, 需要规则和操守来划定红线,尊重公民的话语权力不等于个人的为所欲为。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并非要打压网络语言,打造生动、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营造和谐公平的社会空间,需要我们厘清思路,从我做起。
2.信心是最好的“高考神器”
前溪
店和实体店凡是打上“高考神器”标签的产品都销售火热。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其中开运摆件和“作弊手表”的销量最多。警方提示,根据相关规定,在高考中存在严重作弊行为的考生,最高可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考试的资格。平安北京也发微博称:警察叔叔提示各位考生注意,诚信应考才是最棒的。(6月6日《北京晨报》)
每年高考前夕,各种“高考神器”很准时地来临,许多考生和家长的眼睛被“套牢”,要为之埋单。综观历年的“高考神器”,一种是心理安慰作用的,比如 印着孔子头像的红内裤、金灿灿的“文昌塔”,还有印着“逢考必过”的各式T恤、手机壳、挂件、吉祥物,购买者也多为考生家长;另一种是作弊用的,比如“作弊手表”、“作弊耳机”等等。然而,“高考神器”灵吗?家长只要问问上届的考生和家长就明白了,可却是每年都是如此买卖红火,让商家乐得数钱数到手抽筋。
其实,所谓的“高考神器”,根本就是一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