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3000字。
7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点击学习目标
▲ 知能目标
1、了解修辞的含义和两个标准,并运用这一知识解释一定的语言现象。
2、结合已有的知识和学过的一些修辞现象,把握本文作者的观点。
3、理解作者观点的角度和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 情感目标
1、 体会语言这种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方。
2、 感受语言美。
▲ 重点难点
1、重点: 把握观点,迁移运用。
2、难点: 准确把握语言修辞秘诀,达到令人惊叹的传情达意效果。
●刷新知识库存 者简介
张志公(1918~1997),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河北省南皮县人。1937年入中央大学,后转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学习外国文学和语言学。毕业后曾历任金陵大学、海南大学副教授,开明书店编辑,《语文学习》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主任,《中国语文》编委,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编辑室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学会会长,北京外语学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逻辑与语言研究会顾问,北京语文教学研究会顾问,《中学语文教学》顾问,《语文教学与研究》顾问,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他在语言文字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汉语语法和修辞及语文教育方面。在语法修辞方面,他著有《汉语语法常识》、《修辞概要》、《语法学习讲话》、《语法和语法教学》等。其中《汉语语法常识》一书,自成体系,对汉语词类划分进行了新的处理。该书注重实际应用,以丰富详实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汉语语法现象和规律,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语法书之一。
2、各家关于修辞的说法
修辞依据题旨情境,来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辞海》〔修订稿。语言文字分册〕)
修辞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精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
修辞,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华中师院中文系《现代汉语修辞知识》1页)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辞。(《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
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