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10 8:38: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30字。

  第     周   周              月     日
  课 题 《草莓》 课型 自读 课时/累计课时 1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到作者借草莓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并学习掌握其中运用的相似联想的写法,理清文章思路。
  2. 学生体味生命在变化中不断成熟丰富的哲理,体悟珍视过往,正视现在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探讨文章的写作思路,感受文章构思之精妙;学习本文运用联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
  3.体味生命中的“变”,感受文章所蕴涵的人生况味。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教学手段与方法 朗读、研讨、多媒体。
  教材简析 《草莓》是融情入景、因物悟理的散文佳篇,为波兰作家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所作。它凝聚着作者提魂摄魄的感受,寄寓着激动人心的生活哲理。在文中,“草莓”是“触媒”,一颗九月的晚熟草莓,触发了作者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慨叹,更触发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珍惜过往,正视未来。教师可以此“触媒”为教学抓手,进行教学设计,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文中许多语段优美如诗,琅琅上口,教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反复吟味,深化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